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为孙韵点赞

发布者:郭帅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4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481名同志(含追授1名)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这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团员的最高荣誉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201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孙韵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图片



图片
孙韵
图片

发表SCI论文四篇,拥有专利一项、软著两项

连续三年专业成绩第一

获评2022年“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

2023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在学业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同时

孙韵投身志愿服务

奉献自己的“星星之火”


遨游数学世界,学业科研两手抓


孙韵高中时就喜欢理科,向往理性世界的她也在大学时选择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起初,她只将听懂课程知识作为自己的目标,但随着深入挖掘数学的奥秘,她发现探索的过程其乐无穷。


“当我一步一步地推导出证明和公式,会发现不仅有趣,并且伴随着巨大的成就感。”孙韵说。面对艰深的数学公式,孙韵直面挑战,从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提炼出重点,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向老师请教并整理成思维导图,并坚持每周复习回顾。在孙韵的不懈努力下,她保持了连续三年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并且在大三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


专业课程之外,孙韵选择在科研中挖掘科学的魅力。大二时,孙韵加入了张志超教授的课题组。虽然加入的时间比其他同学要迟,但她抓紧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通过研读论文,推导公式来补充基础知识、了解研究对象、收集研究材料,以勤勉赶上进度。一次次的反复修改使得孙韵对初次接触的论文写作软件使用越发娴熟,也对课题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最终撰写的4篇SCI论文全部发表,其中一篇刊登在高质量期刊《Optik》。


图片


重走红路,党旗所引即是心之所向


中学时,孙韵就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大学之初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始终注重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主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孙韵主动组织队伍,重走红色足迹。在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里,身临其境感受那些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访韶山毛泽东故居,向伟大的革命领袖者致以崇高敬意;登锡矿山,再听红军传播革命火种,宣传北上抗日主张的难忘故事;走进天津省平津战役纪念馆,研读汇聚于此的基层思想教育和战前培育史料;在苏州历史博物馆,追溯红色记忆、观看苏州革命的相关影视资料,进一步地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除此以外,孙韵还带领队伍采访了革命烈士钱素凡家属和身经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游志明同志。

“课本中无法记载的历史场景逐渐还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歌词久久回荡在耳边。”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撰写了题为《传承薪火,共筑伟梦》的实践报告,并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比赛省奖,入围国赛。

图片

图片
重走红色足迹

在校期间,孙韵还多次获评“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2022年经学校推荐,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

志愿如星星之火,以微光点亮世界


孙韵给别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热心肠”,同班同学来请教知识点时,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将解析过程讲得简单易懂。复习备考时,她会主动询问室友是否需要帮助。“既然我自己听懂了,那为大家讲解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儿,更何况讲解对我来说也是再一次的复习。”抱着这样的想法,孙韵成立了一个学习帮扶小组,积极带领班级同学钻研课程难点,提高专业学习水平,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孙韵还在校科学与技术协会任职。从刚入门的“小白”到担任校科协外联部部长,最开始只能帮助学长学姐处理简单事务,到如今能够牵头组织与其他高校校科协联谊,收获颇丰。她独立完成了近20次的策划案撰写,组织“挑战杯”宣讲会26场。

图片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此外,她将志愿服务延伸至校外,服务社会。入学三年来,她定期探访社区养老院,并进行志愿服务,为超过40余名社区工作者和独居老人提供帮助。虽然做的都是最轻松的事情,但每一次活动结束内心都很温暖,“感受到自己能给爷爷奶奶们带来快乐”。


疫情防控期间,她献身第一线,帮助家乡街道社区协调物资分配,宣传防疫知识。“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乎其微,但当我们都参与其中时,涓流终将汇成大海。”孙韵说。

图片
盘城养老院志愿活动

图片
社区疫情志愿者

图片

孙韵坚信“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人人可为。”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成为她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脚踏实地学习到探索科研道路,从服务同学到心系社会,孙韵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在科学的海洋里不断汲取营养,开拓创新,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星星之火”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